2025年3月8日,“2025年粤港澳青少年信息学创新大赛(以下简称“大赛”)湛江、阳江、清远、江门筹备工作会议”在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召开。来自湛江、阳江、清远、江门四地市计算机学会负责人等近20位代表共聚一堂,深入探讨赛事筹备事项。会议立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大局,针对四地市不同发展阶段与资源情况,制定差异化推进方案,为打造"一地一特色"的创新赛事格局奠定基础。
凝聚区域合力,共绘赛事蓝图
面对各地市差异化发展需求,大赛组委会建立"省级统筹-地市主责"的协同机制。各地市选拔赛承办单位需接受大赛组委会的全程监督,赛事活动必须严格遵循《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〈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〉的通知》、《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的〈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管理实施细则〉的通知》及大赛组委会制定的赛程、赛规等各项组织管理办法统一执行,确保赛事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进行。

会议现场
精准定位区域特色,构建梯次发展格局
会议聚焦各地市资源禀赋与教育资源现状,通过现场演示、数据对比、案例研讨等形式,系统梳理各地筹备工作重点。
据目前报名数据湛江市显露出粤西最大参赛规模优势;清远市作为已成功举办两届赛事的"经验担当"本届通过的成熟运作体系;将赛事触角延伸实现偏远地区远程同步参赛; 江门市、阳江市为首次承办,需聚焦基础教育薄弱环节,加强宣传普及,启动"信息数字教育筑基"。
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、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轩强调:“四地市要形成'清远引领、湛江示范、江门创新、阳江筑基'的梯次发展格局,既保持区域特色,又共享大湾区资源红利。”

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、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轩讲话
携手共进,赋能湾区数字未来
本次会议标志着粤港澳信息学教育协同发展迈出关键一步。期待四地市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,以务实行动培育英才,共同书写“信息数字湾区,竞赛促进教学”建设的新篇章!
通讯员:许晶晶